“双普会”这事儿算是结束了吧,双方并没达成什么协议,俄乌停火也没见有什么新进展。原定在八月底搞俄乌会谈,但快到月底了,双方似乎一点动静也没有。
俄乌两边爆炸声不断,无论是无人机还是导弹,都在暗示着,这场俄乌战事快要迎来个“转折点”了。
会晤后的新变局
8月15号,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州碰头,聊了大概两小时四十五分钟。这次会面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,美俄两位领导人的第一次面对面交流,大家都对这次相遇抱有很高的期待。
不到两周的时间,俄乌战局就突然变得扑朔迷离,不但局势没见好转,攻击方式还再次升级了一波。
到了八月下旬,俄乌冲突的发展变得更加紧张激烈,双方都加大了攻势,进入了“以攻对攻”的危险阶段。乌克兰首次对俄罗斯境内的核设施进行了直接打击,而俄军也对基辅等重要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性空袭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24日凌晨,乌克兰军队的无人机成功突破了俄方的防空体系,袭击了库尔斯克核电站。
虽然无人机被俄军击落,但爆炸还是引发了核电站一台备用变压器起火,幸好没有造成辐射泄漏,不过这也算是打破了“核设施免战”的潜规则。
这个核电站负责为俄罗斯中央联邦区的19个地区输电,既关系到国家战略也牵扯到老百姓的生活,俄库尔斯克州的代理州长直接说乌克兰这么做是在犯“反人类的战争罪”。
乌克兰军队故意在独立日那天发起袭击,似乎是想提振一下国内的士气,借机制造核安全危机,向俄罗斯施加压力,逼得俄方减缓前线的攻势。
乌军一结束攻击,没过多久,俄军就立即展开几轮猛烈的反击空袭,形成了“以牙还牙”的报复循环。
8 月 26 日凌晨,俄军动用“伊斯坎德尔”导弹搭配自杀式无人机联合作战,覆盖了基辅、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、外喀尔巴阡州等多个地区,目标集中在乌军的军事阵地、无人机制造厂和西方援助乌克兰的装备供应线。
俄军派出了数百架无人机消耗乌克兰的防空火力,然后用“匕首”导弹准确打击重点目标,从而提高了突防的成功率。
现在的猛攻,有点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谈判攒底牌。
俄军总司令部说啦,目前已经掌握了顿涅茨克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9个据点。
乌克兰方面也透露,刚刚开始大规模生产的国产远程巡航导弹“火烈鸟”已正式投产,其攻击距离突破3000公里。泽连斯基总统还夸它是“乌克兰目前最成功的导弹”。
新武器能否夺回优势?
乌克兰方面坦言,国产中程弹道导弹“火烈鸟”已经开始大批量生产,射程已达3000公里,足以覆盖俄罗斯在欧洲的区域,甚至包括中西伯利亚。
乌克兰打算在今年内搞定一千枚“火烈鸟”导弹的生产,而这种新武器一亮相,肯定会彻底改变俄乌两边的军事力量对比啊。
按照乌克兰那边的安排,Fire Point公司打算在10月份每天生产7枚“火烈鸟”导弹,到了2026年,年产量要提高到2600枚。
要是这个目标实现的话,乌克兰就能具备对俄罗斯开展大规模远程打击的实力。
俄罗斯肯定不会干看着不管。最近俄军对乌克兰的军工厂和油料库进行的精准轰炸,很大可能是打击这种新型武器制造能力的“预先防范”。
两边在新式武器开发和布置上的较量,正把这场冲突推向更为危险的阶段。
普京的强硬回应
泽兰斯基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俄罗斯政府的反应。由国家高层到普通民众,大家的情绪慢慢变得越发激烈起来。
普京在接受采访时态度十分坚决地说:“俄罗斯的领土完整是不可侵犯的,绝对不会把自己的领土交出去。”
普京的这一声明,无疑让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。毕竟,早先特朗普还愿意用制裁和关税来施加压力,想要逼着俄罗斯在乌克兰的问题上让步。
外头施压一高,反倒激起了人们的逆反心理。特朗普不但没捞到啥实惠,反而让俄罗斯内部变得更加团结一致,对应对乌克兰的打算也变得更有信心。
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告诉媒体:“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会面还没有安排在日程上,目前也没有任何具体的计划。”这就说明,普京对和乌克兰进一步展开对话并不是特别热衷。
普京的行动也让美国站到了风口浪尖上,俄罗斯那强硬的立场,逼得美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。要知道,特朗普的“制裁威胁”如果不能快点落实下去,恐怕会让美国的国际信誉再打折扣。
美国自己就陷在泥潭里,甭想轻易抽身,美军的E-6B“水星”战略指挥机已经安置在皮图菲克基地了。
像特朗普这么安排,很大可能是为了未来哪些变数提前做好准备。
接下来的两周,乌克兰的局势或许会出现一些变化。
这场角力的焦点可不只是俄乌之间那点军事冲突呀,实际上还涉及到美国到底会不会坚持搞制裁,以及普京到底会不会愿意放下姿态作出让步。
虽然现在还挺僵持的,但接下来的几周里,说不定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呢。
弘益配资-短线杠杆配资网-股票短线配资-如何利用杠杆买入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